钛/铜/钛复合板
钛/铜/钛复合板是一种将钛层与铜芯通过特定复合工艺形成的三层金属复合材料,兼具钛的耐腐蚀性与铜的优良导电性,在化工、电力、电子等多个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钛/铜/钛复合板(Titanium/Copper/Titanium Clad Plate)是由两层钛板覆盖在一层铜板表面,通过爆炸复合、轧制复合或热压等技术手段紧密结合而成的一种复合材料。该结构形式不仅保证了表面的耐腐蚀性,还保留了铜芯的高导电、高导热性能。
钛具有极强的耐腐蚀性能,特别是在海水、氯化物、强酸、强碱等恶劣环境中表现出色。作为钛/铜/钛复合板的外层,钛可以有效保护内芯铜不被腐蚀,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铜的导电性仅次于银,是一种理想的导电材料。在复合结构中,铜芯承担主要的导电、导热功能,从而使钛/铜/钛复合板既耐腐蚀又能高效传导电流和热能。
钛/铜/钛复合板的制备工艺要求极高,关键在于钛与铜之间的牢固结合和界面稳定性。常用的工艺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爆炸复合是利用炸药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将钛板与铜板瞬间压接在一起,形成冶金结合界面。该方法结合强度高,适用于大尺寸复合板的制备。
热轧复合是在一定温度下将钛板与铜板叠合,通过高温轧制实现金属原子间的扩散与结合。该工艺稳定性好,适合连续生产和厚度控制。
真空热压结合采用真空环境,消除氧化影响,同时通过高温和压力促进金属间结合,保证界面质量。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对复合界面要求极高的精密应用。
钛/铜/钛复合板作为功能型复合材料,集多种性能于一体,广泛应用于电化学、电子、海洋工程等领域,主要优势如下:
钛层对多数酸、碱、盐类介质具有极强的耐蚀能力,尤其适用于强腐蚀环境,如电镀、氯碱、电解和海洋工程等。
中间的铜层保持了铜的优良导电导热特性,适合于电解、电镀等需要高电流密度的场合,确保工作效率。
纯钛成本较高,在铜基材表面复合薄层钛,可以在不影响性能的前提下降低整体成本,实现性价比最优。
钛/铜/钛复合板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便于冲压、弯曲、焊接等后续成型工艺,可按需加工成各种复杂结构。
钛/铜/钛复合板因其独特的性能组合,在多个关键工业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钛/铜/钛复合板广泛用于制造电镀阳极基材,如镀镍、镀铬、镀铜等,能有效防止阳极腐蚀,提高镀液稳定性与使用寿命。
在电解氯碱、电解铜、废水处理等行业,钛/铜/钛复合板制成的阳极板具有高电流效率和耐化学腐蚀的特点,是绿色环保型材料的代表。
海水具有高腐蚀性,传统金属易腐蚀生锈,钛/铜/钛复合板因其钛层可抵抗海水腐蚀,广泛用于船舶、海洋平台的导电连接部件。
钛/铜/钛复合板在燃料电池、储氢设备和太阳能电池等新能源装备中逐渐发挥关键作用,在电极片和电池壳体等结构中应用前景广阔。
选择高质量的钛/铜/钛复合板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技术指标:
复合层之间的剥离强度是检验其结合质量的重要指标。一般要求达到≥130 MPa,确保在使用过程中不分层、不开裂。
根据不同用途,钛层厚度通常控制在0.1~1.0 mm之间,既要保证耐蚀性能,又不宜过厚以免增加成本。
中间铜层多采用T2高纯铜,导电性能好,杂质少,确保整板的导电性和一致性。
钛/铜/钛复合板表面应无明显划痕、压痕、气泡等缺陷,复合界面应光滑、整洁,有利于后续加工和使用寿命。